以下减压策略,鼓励你积极尝试,快看看哪几种方式最适合自己?
疏压训练带来的益处可以通过坚持练习来保持和增进。除了一些练习门槛比较高的手段外,还有许多生活小窍门可以帮助你减少压力:
注意劳逸结合。务必给自己以自我放松时间。心身健康是最珍贵的东西。因此,工作生活之余,一定要在日程表里安排自我松弛的时间。
而认知障碍的病理变化过程可能需要数十年的时间,这就意味着哪怕你没有出现明显的认知障碍症状,也应该警惕起来,积极进行自我松弛,以此改变应对压力的方式,并建立起一个长效的、弹性的神经保护机制,防患于未然。
不要超量工作。知晓自身的生理极限,将目标制订得实际一点。没必要强迫自己参加所有的社交活动和家庭聚会,也没有必要强行承接超出自己极限的工作量。要学会巧妙地拒绝,不太紧要的社交活动尽量巧妙回绝掉。
制订生活清单。人们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。因此,建议你用列清单的方式来开启自己新的一天——写下今天的工作/生活目标,当然目标要契合实际,每达成一项,就勾选一项。

这个简单的小策略可以提升成就感,帮助巩固生活目标,从而减轻压力。
拔下你的网线。可能有很多读者朋友像我一样年纪比较大,经历过那个只能靠固定电话和纸质信件相互联系的年代。
但随着信息科技的爆发式增长,人们24小时不间断地与互联网相连接,终日被智能手机、短信、语音信息、传真机、电子邮件、Facebook、推特以及Instagram等信息捆绑着。
有研究发现:如果人终日处于待机状态,随时回复他人信息,那么就会耗尽精力,滋生压力、焦虑甚至是抑郁情绪。最重要的是,随时联网会分散注意力,让人难以集中于手上的工作。
因此,建议你没必要沉迷于社交网络,尽量远离手机和电脑,世界不会因为少了你一个而停止转动。这样做还能给你带来生理上的好处,受到的电磁辐射也会减少。
做事不要三心二意。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曾被认为是一项优秀技能,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和人类的本能并不契合。
科学研究已揭示:当人们集中于某一项认知活动时,其神经网络的注意力是最高效的。若是长时间处理多项认知活动,会损耗精力,对认知能力造成不良影响,并引起紧张感。
一个时间段内只处理一件事情,将更为专注,且更加高效,增强创造力与问题解决的能力。
因此,建议你做事时别三心二意,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单个任务上。
加强身体锻炼。坚持运动,对于减少压力也有非常卓越的功效。当情绪不稳定时,出门散散步常常可以给你
带来清醒与冷静。
保持充足睡眠。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点,头一天睡得好,第二天就能更好地处理压力呢?
目前科学已证实,良好的睡眠质量能有效提升我们化解压力的能力。
主动伸手求援。压力打乱了你的正常生活秩序,不管是应激性压力,还是慢性持续性压力,它常令你吃不好,睡不香,心情郁闷,现实问题得不到解决。
这时,你应该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。伸手求援并不意味着软弱,反而是一种坚强的体现。
心理咨询师、心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士能够有效地帮助你甄别难题,并远离压力源,还能用专业的眼光帮助你制定最合适的减压计划。